首页 作者专栏文章正文

实操教程“雀神广东麻将有挂的么(提高胜率)

作者专栏 2025年05月07日 11:32 10 雁玉

熟悉规则:首先,你需要熟悉微乐麻将的游戏规则 ,

点击添加客服微信

包括如何和牌 、胡牌、、碰 、等 。只有了解了规则,才能更好地制定策略。 克制下家:在麻将桌上,克制下家是一个重要的策略。作为上家 ,你可以通过控制打出的牌来影响下家的牌局,从而增加自己赢牌的机会 。 灵活应变:在麻将比赛中,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你需要根据手中的牌和牌桌上的情况来灵活调整策略。比如 ,当手中的牌型不好时 ,可以考虑改变打法,选择更容易和牌的方式 。 记牌和算牌:记牌和算牌是麻将高手的必备技能 。通过记住已经打出的牌和剩余的牌,你可以更好地接下来的牌局走向 ,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保持冷静:在麻将比赛中,保持冷静和理智非常重要。不要因为一时的胜负而影响情绪,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分析牌局,做出佳的选择。  
通过添加客服微信
请注意,虽然微乐麻将自建房胜负规律策略可以提高你的赢牌机会 ,但麻将仍然是一种博弈游戏,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因此,即使你采用了这些策略 ,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胜牌 。重要的是享受游戏过程,保持积极的心态。

1.99%防封号效果,但本店保证不被封号2.此款软件使用过程中,放在后台,既有效果3.软件使用中,软件岀现退岀后台,重新点击启动运行4.遇到以下情况:游/戏漏闹洞修补、服务器维护故障、等原因,导致后期软件无法使用的,请立即联系客服修复5.本店软件售出前,已全部检测能正常安装和使用.



冯·诺依曼的第一篇论文是和菲克特合写的,是关于车比雪夫多项式求根法的菲叶定理推广 ,注明的日期是1922年 ,那时冯·诺依曼还不满18岁。另一篇文章讨论一致稠密数列,用匈牙利文写就,题目的选取和证明手法的简洁显露出冯·诺依曼在代数技巧和集合论直观结合的特征 。

1923年当冯·诺依曼还是苏黎世的大学生时 ,发表了超限序数的论文。文章第一句话就直率地声称“本文的目的是将康托的序数概念具体化 、精确化”。他的关于序数的定义,已被普遍采用 。

强烈企求探讨公理化是冯·诺依曼的愿望,大约从l925年到l929年 ,他的大多数文章都尝试着贯彻这种公理化精神,以至在理论物理研究中也如此。当时,他对集合论的表述处理 ,尤感不够形式化,在他1925年关于集合论公理系统的博士论文中,开始就说“本文的目的 ,是要给集合论以逻辑上无可非议的公理化论述 ”。

有趣的是,冯·诺依曼在论文中预感到任何一种形式的公理系统所具有的局限性,模糊地使人联想到后来由哥德尔证明的不完全性定理 。对此文章 ,著名逻辑学家 、公理集合论奠基人之一的弗兰克尔教授曾作过如下评价:“我不能坚持说我已把(文章的)一切理解了 ,但可以确有把握地说这是一件杰出的工作,并且透过他可以看到一位巨人” 。

1928年冯·诺依曼发表了论文《集合论的公理化》,是对上述集合论的公理化处理。该系统十分简洁 ,它用第一型对象和第二型对象相应表示朴素集合论中的集合和集合的性质,用了一页多一点的纸就写好了系统的公理,它已足够建立朴素集合论的所有内容 ,并借此确立整个现代数学。

冯·诺依曼的系统给出了集合论的也许是第一个基础,所用的有限条公理,具有像初等几何那样简单的逻辑结构 。冯·诺依曼从公理出发 ,巧妙地使用代数方法导出集合论中许多重要概念的能力简直叫人惊叹不已,所有这些也为他未来把兴趣落脚在计算机和“机械化”证明方面准备了条件。

20年代后期,冯·诺依曼参与了希尔伯特的元数学计划 ,发表过几篇证明部分算术公理无矛盾性的论文。l927年的论文《关于希尔伯特证明论》最为引人注目,它的主题是讨论如何把数学从矛盾中解脱出来 。文章强调由希尔伯特等提出和发展的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当时还未得到满意的解答。它还指出阿克曼排除矛盾的证明并不能在古典分析中实现。为此 ,冯·诺依曼对某个子系统作了严格的有限性证明 。这离希尔伯特企求的最终解答似乎不远了。恰在此时 ,1930年哥德尔证明了不完全性定理。定理断言:在包含初等算术(或集合论)的无矛盾的形式系统中,系统的无矛盾性在系统内是不可证明的 。至此,冯·诺依曼只能中止这方面的研究。

冯·诺依曼还得到过有关集合论本身的专门结果。他在数学基础和集合论方面的兴趣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结束 。 在1930~1940年间 ,冯·诺依曼在纯粹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为集中,创作更趋于成熟,声誉也更高涨 。后来在一张为国家科学院填的问答表中 ,冯·诺依曼选择了量子理论的数学基础、算子环理论、各态遍历定理三项作为他最重要数学工作。

1927年冯·诺依曼已经在量子力学领域内从事研究工作。他和希尔伯待以及诺戴姆联名发表了论文《量子力学基础》 。该文的基础是希尔伯特1926年冬所作的关于量子力学新发展的讲演,诺戴姆帮助准备了讲演,冯·诺依曼则从事于该主题的数学形式化方面的工作。文章的目的是将经典力学中的精确函数关系用概率关系代替之。希尔伯特的元数学 、公理化的方案在这个生气勃勃的领域里获得了施展 ,并且获得了理论物理和对应的数学体系间的同构关系 。对这篇文章的历史重要性和影响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会过高。冯·诺依曼在文章中还讨论了物理学中可观察算符的运算的轮廓和埃尔米特算子的性质,无疑,这些内容构成了《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一书的序曲。

1932世界闻名的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 ,它是冯·诺依曼主要著作之一,初版为德文,1943年出了法文版 ,1949年为西班牙文版 ,1955年被译成英文出版,至今仍不失为这方面的经典著作 。当然他还在量子统计学、量子热力学、引力场等方面做了不少重要工作。

客观地说,在量子力学发展史上 ,冯·诺依曼至少作出过两个重要贡献:狄拉克对量子理论的数学处理在某种意义下是不够严格的,冯·诺依曼通过对无界算子的研究,发展了希尔伯特算子理论 ,弥补了这个不足;此外,冯·诺依曼明确指出,量子理论的统计特征并非由于从事测量的观察者之状态未知所致。借助于希尔伯待空间算子理论 ,他证明凡包括一般物理量缔合性的量子理论之假设,都必然引起这种结果 。

对于冯·诺依曼的贡献,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威格纳曾作过如下评价:“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 ,就是以确保他在当代物理学领域中的特殊地位。 ”

在冯·诺依曼的工作中,希尔伯特空间上的算子谱论和算子环论占有重要的支配地位,这方面的文章大约占了他发表的论文的三分之一。它们包括对线性算子性质的极为详细的分析 ,和对无限维空间中算子环进行代数方面的研究 。

算子环理论始于1930年下半年 ,冯·诺依曼十分熟悉诺特和阿丁的非交换代数,很快就把它用于希尔伯特空间上有界线性算子组成的代数上去,后人把它称之为冯·诺依曼算子代数 。

1936~1940年间 ,冯·诺依曼发表了六篇关于非交换算子环论文,可谓20世纪分析学方面的杰作,其影响一直延伸至今。冯·诺依曼曾在《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中说过:由希尔伯特最早提出的思想就能够为物理学的量子论提供一个适当的基础 ,而不需再为这些物理理论引进新的数学构思。他在算子环方面的研究成果应验了这个目标 。冯·诺依曼对这个课题的兴趣贯穿了他的整个生涯。

算子环理论的一个惊人的生长点是由冯·诺依曼命名的连续几何。普通几何学的维数为整数1 、2、3等,冯·诺依曼在著作中已看到,决定一个空间的维数结构的 ,实际上是它所容许的旋转群 。因而维数可以不再是整数,连续级数空间的几何学终于提出来了。

1932年,冯·诺依曼发表了关于遍历理论的论文 ,解决了遍历定理的证明,并用算子理论加以表述,它是在统计力学中遍历假设的严格处理的整个研究领域中 ,获得的第一项精确的数学结果。冯·诺依曼的这一成就 ,可能得再次归功于他所娴熟掌握的受到集合论影响的数学分析方法,和他自己在希尔伯特算子研究中创造的那些方法 。它是20世纪数学分析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最有影响成就之一,也标志着一个数学物理领域开始接近精确的现代分析的一般研究。

此外冯·诺依曼在实变函数论、测度论 、拓扑、连续群、格论等数学领域也取得不少成果。1900年希尔伯特在那次著名的演说中 ,为20世纪数学研究提出了23个问题,冯·诺依曼也曾为解决希尔伯特第五问题作了贡献 。 1940年,是冯·诺依曼科学生涯的一个转换点。在此之前 ,他是一位通晓物理学的登峰造极的纯粹数学家;此后则成了一位牢固掌握纯粹数学的出神入化的应用数学家。他开始关注当时把数学应用于物理领域去的最主要工具——偏微分方程 。研究同时他还不断创新,把非古典数学应用到两个新领域:对策论和电子计算机 。

冯·诺依曼的这个转变一方面来自他长期对数学物理问题的钟情;另一方面来自当时社会方面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冯·诺依曼应召参与了许多军事科学研究计划和工程项目。1940~1957年任马里兰阿伯丁试验弹道研究实验室科学顾问;1941~1955年在华盛顿海军军械局;1943~1955年任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顾问;1950~1955年 ,陆军特种武器设计委员会委员;1951~1957年 。美国空军华盛顿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1953~1957年,原子能技术顾问小组成员;1954~1957年,导弹顾问委员会主席。

冯·诺依曼研究过连续介质力学。很久以来 ,他对湍流现象一直感兴趣 。l937年他关注纳维—斯克克斯方程的统计处理可能性的讨论,1949年他为海军研究部写了《湍流的最新理论》。

冯·诺依曼研究过激波问题。他在这个领域中的大部分工作,直接来自国防需要 。他在碰撞激波的相互作用方面贡献引人注目 ,其中有一结果 ,是首先严格证明了恰普曼—儒格假设,该假设与激波所引起的燃烧有关。关于激波反射理论的系统研究由他的《激波理论进展报告》开始。

冯·诺依曼研究过气象学 。有相当一段时间,地球大气运动的流体力学方程组所提出的极为困难的问题一直吸引着他。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有可能对此问题作数值研究分析。冯·诺依曼搞出的第一个高度规模化的计算,处理的是一个二维模型,与地转近似有关 。他相信人们最终能够了解 、计算并实现控制以致改变气候 。

冯·诺依曼还曾提出用聚变引爆核燃料的建议 ,并支持发展氢弹。1947年军队发嘉奖令,表扬他是物理学家、工程师、武器设计师和爱国主义者。 冯·诺依曼不仅曾将自己的才能用于武器研究等,而且还用于社会研究 。1928年 ,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由他创建的对策论,无疑是他在应用数学方面取得的最为令人羡慕的杰出成就。现今 ,博弈论主要指研究社会现象的特定数学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分析多个主体之间的利害关系时,重视在诸如下棋 、玩扑克牌等室内游戏中竞赛者之间的讨价还价 ,交涉 ,结伙,利益分配等行为方式的类似性。

博弈论的一些想法,20年代初就曾有过 ,真正的创立还得从冯·诺依曼1928年关于社会博弈理论的论文算起。在这篇文章中,他证明了最小最大定理,这个定理用于处理一类最基本的二人对策问题 。如果对策双方中的任何一方 ,对每种可能的策略,考虑了可能遭到的最大损失,从而选择“最大损失”最小的一种为“最优”策略 ,那么从统计角度来看,他就能够确保方案是最佳的。这方面的工作大致已达到完善。在同一篇论文中,冯·诺依曼也明确表述了n个游戏者之间的一般对策 。

博弈论也被用于经济学。经济理论中的数学研究方法 ,大致可分为定性研究为目标的纯粹理论和以实证的 、统计的研究为目标的计量经济学。前者称为数理经济学,正式确立于20世纪40年代之后 。无论在思想上或方法上,都明显地受到对策论的影响 。

数理经济学 ,过去模仿经典数学物理的技巧 ,所用的数学工具主要是微积分和微分方程、将经济问题当成经典力学问题处理。显然,几十个商人参加的贸易洽谈会,用经典数学分析处理 ,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太阳系行星的运动,这种方法的效果往往很难是预期的。冯·诺依曼毅然放弃这种简单的机械类比,代之以新颖的博弈论观点和新的数学—和凸性的思想 。

1944年 ,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思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是这方面的奠基性著作。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的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论文包含了博弈论的纯粹数学形式的阐述以及对于实际应用的详细说明 。这篇论文以及所作的与某些经济理论的基本问题的讨论,引起了对经济行为和某些社会学问题的各种不同研究 ,时至今日,这已是应用广泛、羽毛日益丰盛的一门数学学科。有些科学家热情颂扬它可能是“20世纪前半期最伟大的科学贡献之一 ”。 对冯·诺依曼声望有所贡献的最后一个课题是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理论 。

早在洛斯·阿拉莫斯,冯·诺依曼就明显看到 ,即使对一些理论物理的研究,只是为了得到定性的结果,单靠解析研究也已显得不够 ,必须辅之以数值计算。进行手工计算或使用台式计算机所需花费的时间是令人难以容忍的 ,于是冯·诺依曼劲头十足的开始从事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方法的研究。

1944~1945年间,冯·诺依曼形成了现今所用的将一组数学过程转变为计算机指令语言的基本方法,当时的电子计算机(如ENIAC)缺少灵活性 、普适性 。冯·诺依曼关于机器中的固定的、普适线路系统 ,关于“流图 ”概念,关于“代码”概念为克服以上缺点作出了重大贡献。尽管对数理逻辑学家来说,这种安排是显见的。

计算机工程的发展也应大大归功于冯·诺依曼 。计算机的逻辑图式 ,现代计算机中存储、速度 、基本指令的选取以及线路之间相互作用的设计,都深深受到冯·诺依曼思想的影响 。他不仅参与了电子管元件的计算机ENIAC的研制,并且还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亲自督造了一台计算机。稍前 ,冯·诺依曼还和摩尔小组一起,写出了一个全新的存贮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DVAC,长达l0l页的报告轰动了数学界。这一向专搞理论研究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也批准让冯·诺依曼建造计算机 ,其依据就是这份报告 。

速度超过人工计算千万倍的电子计算机,不仅极大地推动数值分析的进展,而且还在数学分析本身的基本方面 ,刺激着崭新的方法的出现。其中 ,由冯·诺依曼等制订的使用随机数处理确定性数学问题的蒙特卡洛法的蓬勃发展,就是突出的实例。

19世纪那种数学物理原理的精确的数学表述,在现代物理中似乎十分缺乏 。基本粒子研究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结构 ,令人眼花缭乱,要想很快找到数学综合理论希望还很渺茫。单从综合角度看,且不提在处理某些偏微分方程时所遇到的分析困难 ,要想获得精确解希望也不大。所有这些都迫使人们去寻求能借助电子计算机来处理的新的数学模式 。冯·诺依曼为此贡献了许多天才的方法:它们大多分载在各种实验报告中。从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近似解,到长期天气数值须报,以至最终达到控制气候等。

在冯·诺依曼生命的最后几年 ,他的思想仍甚活跃,他综合早年对逻辑研究的成果和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把眼界扩展到一般自动机理论 。他以特有的胆识进击最为复杂的问题:怎样使用不可靠元件去设计可靠的自动机 ,以及建造自己能再生产的自动机。从中,他意识到计算机和人脑机制的某些类似,这方面的研究反映在西列曼讲演中;逝世后才有人以《计算机和人脑》的名字 ,出了单行本。尽管这是未完成的著作 ,但是他对人脑和计算机系统的精确分析和比较后所得到的一些定量成果,仍不失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

学术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

(一)题名(Title,Topic)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 ,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

1.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 ,题不扣文。如:"金属疲劳强度的研究"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 。效果会好得多,例如"含镍名牌的合金材料疲劳强度的研究" ,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再如:"35Ni-15Cr型铁基高温合金中铝和钛含量对高温长期性能和组织稳定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这样的论文题目,既长又不准确,题名中的35Ni-15Cr是何含义 ,令人费解,是百分含量?是重量比?体积比?金属牌号?或是其它什么,请教不得而知 ,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 ,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假如上面的题目中,指的是百分含量 ,可放在内文中说明,不必写在标题中,标题中只需反映含Ni和Cr这一事实即可 。可参考的修改方案为:"Ni 、Cr合金中Al和Ti含量对高温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 ,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

2.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 ,用词需要精选 。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 ,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 ,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常见了繁琐题名如:"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 ,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 。戏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 ,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1个安减少为12个字 ,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 、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 ,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如?quot;(主标题)有源位错群的动力学特性--(副标题)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有源位错群的滑移特性"。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 ,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 ,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全、畜 、机动力组合的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 ,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 、幼儿或老人,因为后者也?quot;人" ,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 ,其外延不当 。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 ,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其中,由于使用"劳力"与"畜力" ,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

4.醒目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 ,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

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持期刊1987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 ,作过统计分析,从中筛选100条有错误的标题 。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如:"完状动肪疾病运动后异常血压反应的决定因素"的标题 ,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省略为"冠状动肪疾病";"一年来世界各国肝病的进展"的标题,将"肝病治疗"省略为"肝病");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如:"内镜荧光检测对诊断消化道癌的评价"的标题,本意是作者运用这种方法去诊断消化道癌并做出评价 ,而实际上"内镜荧火检测"成了主语,当然不妥当)。在使用介词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①省略主语--第一人称代词不达意后,没有使用介词结构 ,使辅助成分误为主语;②需要使用介词时又没有使用;③不需要使用介词结构时使用。粲"主事的错误"的占11%(如"新冠片"错对冠心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属于"并列关系使用不当"错误的占9%(如:"老年患者的膀胱镜检查与并发症");属于"用词不当"、"句子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 、重复、歧意等亦时有发生 。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 ,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 。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 ,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 ,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 ,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 ,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 ,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 ,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

[示例]

论文题目:天体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论文摘要:地球重力加速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 ,随着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必须考虑天体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天体(包含日 、月及太阳系行星)对地球重力加速度影响的基本概念,推导了影响的计算公式 ,并经过误差分析,证明此公式的相对误差小于1×10-9,完全可满足现代精密重力加速度测量的要求。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 ,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

[示例]

论文题目:集成电路热模拟模型和算法

论文提要:众所周知,半导体器件的各种特性参数都是温度的灵敏函数学[诸如ls(T),B(T),C1(T),Cp(T)……]。集成电路将大量元件集成在一块苡片上 ,电路工作时,元件功耗将产生热量,沿晶片向四周扩散。但是由于半导体片及基座材料具有热阻 ,因此芯片上各点温度不可能相同 。特别对于功率集成电路,大功率元件区域将有较高温度所以在芯片上存在着不均匀的温度分布。

但是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在分析集成电路性能时 ,常常忽略这种温度差别 ,假定所有元件者处于同一温度下。例如通用的电路模拟程序--SPICE就是这样处理的 。显然这一假定对集成电路带来计算误差。对于功率集成电路误差将更大。因此,如何计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温度分布,如何计算元件温度不同时的电路特性 ,以及如何考虑芯片上热、电相互作用,这就是本文的目的 。

本文介绍集成电路的热模拟模型,并将热路问题模拟成电路问题 ,然后用电路模拟程序求解芯片温度分由。这样做可以利用成熟的电路分析程序,使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大为提高。作者根据这一模型和算法,编制了一个YM-LiN-3的FORTRAN程序 ,它可以确定芯片温度分布,也可发计算元件处于不同温度时的电路特性,该程序在微机IBM-PC上通过 ,得到满意结果 。

上述论文提要字数近600,显然过长,只要认真加以修改(例如:第一段可删掉 ,第二段只保留其中的最后几句话 ,加上第三段),便可以二三百个字编写论文摘要 。

(四)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 、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 ,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 ,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例如:主题词之一"等离子体应用"。它具有概念的特性,说明它不是别的 ,而是"等离子体应用",采用的是自然语言词汇 。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如 ,关键?quot;原子能"(其规范的主题词可能是"核能")。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示例]

论文题目:一种新的天线阵方向图综合方法

关键词:天线阵;方向图;综合;互耦;偶极子;输入阻抗(共6个)相应的英译文:

Title: A new method for array pattern synthesis

Key words: Antenna array; pattern ; synthesis; mutual coupling; dipole;

input impadance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 ,纵观全文 ,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 ,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 ,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 。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例如 ,在天线阵方向图综合方法研究(上述论文的论题)中,涉及到诸如互耦的概念、偶极子的概念以及输入阻抗的概念,这些概念所用的词出现频率较高且具有比较关键的物理意义 ,所以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 ,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 ,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 。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

(五)引言(Intor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 、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 ,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 、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 、琐碎 ,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 。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 ,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示例]

论文题目:胆法反流性胃火的临床特征

前言: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 ,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较多,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法反流入胃,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因素[1] 。本文探讨了胆法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征。

这里 ,写了短短几行文字却清楚地阐明了研究背景、理由和知识空白 ,同时也表明了前人的工作(由标注文献[1]反映,其详细内容可通过查阅该文献获得)以及作者现在所从事的研究内容。

(六)正文(Main body)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 ,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 。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 ,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 ,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 、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 。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段落和划分 ,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 。一般常见的划分方式有:①实验原材料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 。②理论分析/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还可以灵活地采用其它的段落划分方案,但就一般性情况而言 ,大体上应包含实验部分和理论分析部分的内容。"实验结果和分析"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关键部分 。有人曾说:"实验的结果是论文的必脏" ,这并不为过,论文的新意主要在这里体现。

不少学科的论文,还可再简化一点 ,例如,医学论文,常将正文部分分成两个大段落 ,即:"材料和方法"(或"对象和方法"),"结果和讨论"(工"结果和分析")。

要写好"材料和方法"这一节,应给出诸如实验所用原料或材料的技术要求、数量、来源以及制备方法等诸方面的信息 ,有时甚至要列出所用试剂的有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要避免使用商业名称,通常应使用通用化学名称。实验方法应介绍主要的实验过程,但不要机械地按通常以年 、月的次序进行描述 ,而应该将各有关的方法结合起来描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使有能力的科技工作者按论文这一部分提供的信息,可以生复文中的试验及其结果,并即达?quot;再现性"或"可重复性"、"确证性"的要求 。

缺少论文写作经验与素养的人 ,容易将这一部分写成实验报告 ,将实验过程一一罗列无遗,总希望把自己辛苦做过的工作,都写入论文 ,可是,其效果适得其反,易使那些必须让人知道的重要内容淹没在一大片令人生大厌的冗长文字中。因此 ,应当阐述主要的、关键的和非一般常用的内容,凡属通过的 、标准的和常见的仪器设备,只需提供型号、规格及主要性能指标。

"结果和分析"这一节是论文的关键部分 ,全文的一切结论由此得出,一切议论由此引发,一切推理由此导出 。这部分需要列出实验数据和观察所得 ,并对实验误差加以分析和讨论。要注意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必要的实验结果,扬弃不必要的部分。实验数据或结果,通常用表格 、图或照片等予以表达 ,而且尽量用图 ,不用表格或少用表格 。

如果标题定为"结果和讨论",对于"讨论"(或"分析")这一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则更难以确定所应写的内容 ,通常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分 。写得好的"讨论(或"分析")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要设法提出"结果"一节中证明的原理、相互关系以及归纳性的解释,但只对"结果"进行论述,而不应进行重述。②要能指出你的结果和解释与以前发表的著作相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③要论述你的研究工作的理论含义以及实际应用的各种可能性 。④要能指出任何的例外情况或相互关系中有问题的地方 ,并且应明确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向。

由于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性质差别较大,其分段及其写法均不能作硬性的统一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 ,客观直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 ,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一篇学术论文的正文,是其核心部分 ,占据主要篇幅 。一般来说 ,正文总是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与研究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 ,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 ,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当然 ,其中的结论可以单独设一部分(或一节)展开叙述。

(七)结论(Conclusion)

论文的结论部分,应反映论文中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并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到的学术见解 。结论应是该论文的最终的 、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 ,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 ,经过推理 、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

结论应该准确 、完整、明确、精练。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②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 、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③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 ,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

"结论"部分的写作要求是: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 ,常象法律条文一样,按顺序1 、2、3……列成条文,用语暂钉截铁 ,且只能作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文字上也不应夸大,对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内容注意留有余地。

[示例]

论文题目:丁二烯民丙烯腈共低聚反应中共聚物组成的控制

论文的结论:

1.对于以过氧化氢为引发剂乙醇为溶剂 、丁二烯和丙烯腈的共低聚反应分批聚合体系 ,由于单体况聚率不同,为了改善丁腈羟的性质,进行组成控制是必要的。

2.本工作采用向反应体系中补加消耗快的单体的方法 ,能够控制反应液的单体组成与共聚物的组成 。

3.本文根据自由基共聚反应理论,提出了一种补加单体的新的计算方法。实验证明,应用这种计算方法 ,能合成出组成比例均匀的丁腈羟液体共聚物。这种方法不仅能用地丁腈羟的合成 ,也能用于其它自由基二元共聚反应 。

4.按本文的方法所合成的丁腈羟不仅组成比较均匀,序列人发布也比较均匀,序列长度为1的分布几率高达97%。

[此文部分内容曾在IUPAC第29届高分子讨论会(罗马尼亚)上报告 ,刊于《应用化学》,1984年第3期]

最后指出一点,有些学科论文 ,例如医学论文,常?quot;结论"部分不单独列出,而将其内容隐含于"讨论"部分的文字中(常在最后部位 ,也是最简短的文字部分),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例如,题为"竞争蛋白结合法测定血25羟维生素D3浓度的临床意义"的论文 ,在其"讨论"的段落中,最后有一个自然段,为:"本研究说明 ,CPBA法测定血25-OH-D浓度 ,不仅方法简便,同时又是观察机体维生素D缺乏和过量的一个较敏感和可靠的指标" 。实际上,这就是全文的结论 ,是从正文部分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思维过程而得到的总观念。

(八)致谢(Acknowledgment)

按照GB7713-87的规定,致谢语句可以放在正文后 ,体现对下列方面致谢:国家科学基金 、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 、合同单位、资助和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 、、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人。

(九)参考文献(Reference)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 ,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

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 ,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只需要将引用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那些文献资料列出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对参与文献的标注方法作了规定 。指出:专论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 ,也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

1.顺序编码制

[示例]

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①也有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法" 。②

参考文献:

①刘湘生·关于我国主题法和分类法检索体系标准化的浅见·北图通迅,1980(2):19~23

②杨沛霆 ,赵连城,建立检索系统的几个问题,北京: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 ,1963。

2."著者-出版年"制

[示例]

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是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刘湘生1980) 。也有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法"(杨沛霆1963)。

刘湘生,1980 ,关于我国主题法和分类法检索体系标准化的浅见,北图通讯,(2)19-23。

专论正文所引用的文献的主要来源有:专著或书(Book);连续出版物或期刊杂志(Journal);会议文献或会议记录 、资料汇编(Proceedings,edited-collections);报告(Report);专利(Patent) 。

不论引用文献属于哪一种来源 ,在文后列出?quot;参考文献"都是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还分别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作出了如下规定:

1.专著

(1)著录项目:主要责任者,书名 ,版本 ,出版项(出版地:了版者,出版年)。

(2)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书各 ,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文献数量,丛编项 ,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以上供选择) 。

[求例]

(1)刘少奇,论***员的修养 ,修订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76页

Morton L T , ed. Use of Medical Lierature. 2nd ed. London:Butter-worths,

1977. Information Source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BN0-408-70916-2

2.连续出版物

(1)著录项目:题名 ,主要责任者,版本,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2)著录格式:题名,主要责任者,版本 ,年,月,卷(期)~年 ,月,卷(期),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丛编项,附注项 ,文献标准编号--供选择)

[示例]

(1)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1936,1(1)~北京:地质出版社 ,1936~

(2)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Manufacturing and Primary

Industries Dicision, Statistics Canada. Preliminary ed. 19701~. Ottawa:

Statistics Canada, 1970~. Annual Census of Manufacturers. Text in English

and French. ISSN 0700~0758.

3.专利文献

(1)著录项目: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文献识别符 ,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出版日期。

(2)著录格式: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其人了责任者 ,附加项--供选择)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出版日期

[示例]

Carl Zeiss Jena, VBD. Anordung Zur lichtele-creischen Erfassung der Mitte

eines Lichtfeldes. Erfinder: W Feist , C Wachnert , E Feistauer. Int. CI:

G02 B27/14. Schweiz, Patentschrift, 608 626. 1979.1.15

4.报告

[示例]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 Geneva: WHO, 1970.

5.学位论述

[示例]

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学位论文],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6.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

[示例]

(1)华罗庚 ,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数论方法(I),中国科学 ,1973(4):339~357

(2)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自然杂志 ,1984,7(7):527

(3)赵均宇,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章太炎 ,光明日报,1977,3 ,24(4)

(4)Hewitt J A. Technical Sercicesin 1983. Library Resources and Technical

Services, 1984, 28,(3):205~218

连续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和年刊(报告、年鉴等);各学会的杂志 、纪要、会议录、学会会报等;以及有编号的专论丛书 。

7.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示例]

黄蕴慧 ,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见:程裕淇等编,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8~39

关于“约翰·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好信息牛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