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科普“吉祥麻将免输神器下载,推荐3个购买渠道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 ,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 ,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
1.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 ,通过添加客服微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
【央视新闻客户端】
网上科普有关“初中人教版生物的所有科学家及其成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初中人教版生物的所有科学家及其成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初中人教版生物的所有科学家及其成就按照教材编排概括如下:
七上教材
1、德国生物学家和施旺提出:生物大多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瑞典植物学家林耐(奈)提出了双名法—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后面加命名者的姓名。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
3、珍·古道尔与猩猩观察
4、1609年 罗伯特胡克首次观察并描述了植物细胞发表《显微图谱》首先称为细胞
5 、166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红细胞和酵母菌
6、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利用试验成功证明: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并产生淀粉。
7、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木桶种植柳树。
8 、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洛斯特勒用小鼠,植物 ,蜡烛,玻璃罩,证明植物能够净化空气"空气净化器"
9、1928年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能够杀死细菌 。
10、1940年英国病理学家弗利罗和化学家钱恩帮助下对青霉素提纯。
七下教材
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研究胃的消化作用
2 、兰德施泰纳发现ABO血型系统
3、2世纪古罗马医生盖伦提出血液运动理论
4、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
5 、1661年意大利学者马尔比基证明毛细血管的存在。
6、班廷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7、巴普洛夫利用狗铃声分泌唾液试验发现经典条件发射
8 、艾宾浩斯发现遗忘曲线
八上教材
1、1699年英国科学家伍德沃德发现无机盐的作用
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试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是生物学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4、1856年孟德尔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 。
5、1794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遗传病
6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八下教材
1、奥巴林首次提出化学进化学说
2、1953年米勒通过模拟实验验证生命化学进化的可能性(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的可能性)
3、王应睐组织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证明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的可能性)
4 、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发现不同地层埋藏不同类型的动物化石
5、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进化论《物种起源》
6、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方法首次提出"人猿同祖"
7 、1929中国人类学家斐文中在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8、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发酵理论"微生物学之父"
9、英国胚胎学家维尔穆特-------克隆羊"多莉"
微生物学之父是谁?
1901 贝林格和欧利命:制成白喉抗毒素
1905年现代微生物学的鼻祖Robert(Heinrich Hermann)Koch
1915维尔斯太特:发明了植物染料
1924荷兰病理学空爱因托芬:发现心电特性
1929 英国生物学家&霍普金斯荷兰科学家艾克曼:发现维生素
1932 英国病理学家艾德里安&谢林顿:发现神经细胞的功能
1939 多马克:发现磺胺
1945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牛津大学的弗洛雷&钱恩:青霉素的发现
1949 葡萄牙医学家莫尼斯:开创精神外科学
1955瑞典生物化学家泰奥雷尔:发现机体在有氧条件下利用营养素以产生机体可利用能量
的方式
1962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克里克:揭示了DNA双螺旋结构
1976美国病毒学家Daniel Carleton Gajdusek:证实了Kuru系由slow virus infection
致病
1977美国医学物理学家耶洛&生理学家吉耶曼&内分泌学家沙利:发展放射性免疫检验术
1982约翰·费:研究抗炎药物
1985麦克·布朗&约瑟夫·哥斯丁:研究胆固醇代谢
1991德国生理学家Erwin Neher&Bert Sakmann:发明了「单离子通道记录法」
1992艾德蒙费雪&柯瑞伯:研究肝醣代谢
1993Philip Sharp(美国麻省理工学院)&Richard Roberts(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发现分裂基因
1995Edward Lewis&Christiane Nusslein-Volhard&Eric Wieschaus:揭开了胚胎如何由一个细胞
发育成完美的特化器官
1996 杜赫提&瑞士的辛克纳吉:研究组织相容抗原
1997美国加州大学史坦利·布鲁希纳 :研究疯牛症病毒
1998美国药理学家罗伯·佛契哥特&费瑞·慕拉德&路伊格纳洛:发现氧化氮在人体循环系统中扮演传递讯
号的角色
1955瑞典生物化学家泰奥雷尔:发现机体在有氧条件下利用营养素以产生机体可利用能量的方式
瑞典生物化学家泰奥雷尔(H.Theorell)通过对酶的研究,发现机体在有氧条件下利用营养素以产生机体可利用能量的方式,并因此而获195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2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克里克:揭示了DNA双螺旋结构
生物学家沃森出生于美国 。他与克里克一起揭示了DNA 双螺旋结构 ,并于196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
路易斯·巴斯德(1821—1895)是法国微生物学家 、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 ,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用“实践-理论-实践 ”的方法开始研究,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
巴斯德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3个科学问题:①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这位法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杀菌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 。②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由于发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③传染病的微菌 ,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它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疫苗。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
路易斯·巴斯德被世人称颂为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 ,他不仅是个理论上的天才,还是个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他于184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双晶现象研究 ”和“结晶形态”,开创了对物质光学性质的研究。1856~1860年 ,他提出了以微生物代谢活动为基础的发酵本质新理论,1857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 。1880年后又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此外 ,巴斯德的工作还成功地挽救了法国处于困境中的酿酒业、养蚕业和畜牧业。
巴斯德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杰出人物 。巴斯德的贡献涉及几个学科,但他的声誉则集中在保卫 、支持病菌论及发展疫苗接种以防疾病方面。
巴斯德并不是病菌的最早发现者。在他之前已有基鲁拉、包亨利等人提出过类似的假想 。但是,巴斯德不仅热情勇敢地提出关于病菌的理论,而且通过大量实验 ,证明了他的理论的正确性,令科学界信服,这是他的主要贡献。
显然病因在于细菌 ,那么显而易见,只有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才能避免得病。因此,巴斯德强调医生要使用消毒法 。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的约瑟夫·辛斯特便是受了巴斯德的影响。有毒细菌是通过食物、饮料进入人体的。巴斯德发展了在饮料中杀菌的方法 ,后称之为巴氏消毒法(加热灭菌)。
巴斯特50岁时将注意力集中到恶性痈疽上 。那是一种危害牲畜及其他动物,包括人在内的传染病。巴斯德证明其病因在于一种特殊细菌。他使用减毒的恶性痈疽杆状菌为牲口注射 。
1881年,巴斯德改进了减轻病原微生物毒力的方法 ,他观察到患过某种传染病并得到痊愈的动物,以后对该病有免疫力。据此用减毒的炭疽 、鸡霍乱病原菌分别免疫绵羊和鸡,获得成功。这个方法大大激发了科学家的热情 。人们从此知道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免除许多传染病。
1882年 ,巴斯德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同年开始研究狂犬病,证明病原体存在于患兽唾液及神经系统中,并制成病毒活疫苗 ,成功地帮助人获得了该病的免疫力。按照巴斯德免疫法,医学科学家们创造了防止若干种危险病的疫苗,成功地免除了斑疹伤寒、小儿麻痹等疾病的威胁 。
说到狂犬病 ,人们自然会想到巴斯德那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巴斯德并不知道狂犬病是一种病毒病,但从科学实践中他知道有侵染性的物质经过反复传代和干燥 ,会减少其毒性。他将含有病原的狂犬病的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减毒的液体注射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 。1885年人们把一个被疯狗咬得很厉害的9岁男孩送到巴斯德那里请求抢救 ,巴斯德犹豫了一会儿后,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的上述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想法是希望在狂犬病的潜伏期过去之前 ,使他产生抵抗力。结果巴斯德成功了,孩子得救了。在1886年还救活了另一位在抢救被疯狗袭击的同伴时被严重咬伤的15岁牧童朱皮叶,现在记述着少年的见义勇为和巴斯德丰功伟绩的雕塑就坐落在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外 。巴斯德在1889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他还指出这种病原物是某种可以通过细菌滤器的“过滤性的超微生物 ”。
巴斯德本人最为著名的成就是发展了一项对人进行预防接种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使人抵御可怕的狂犬病 。其他科学家应用巴斯德的基本思想先后发展出抵御许多种严重疾病的疫苗 ,如预防斑疹伤寒和脊髓灰质炎等疾病。
正是他做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微生物的产生过程。巴斯德还发现了厌氧生活现象,也就是说某些微生物可以在缺少空气或氧气的环境中生存 。巴斯德对蚕病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他还发展了一种用于抵御鸡霍乱的疫苗。
人们常将巴斯德同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比较 。琴纳发展了一种抵御天花的疫苗 ,而巴斯德的方法可以并已经应用于防治很多种疾病。
1854年9月,法国教育部委任巴斯德为里尔工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在那里 ,他对酒精工业发生了兴趣,而制作酒精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发酵。当时里尔一家酒精制造工厂遇到技术问题,请求巴斯德帮助研究发酵过程 ,巴斯德深入工厂考察,把各种甜菜根汁和发酵中的液体带回实验室观察 。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 ,发酵液里有一种比酵母菌小得多的球状小体,它长大后就是酵母菌。
过了不久,在菌体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落 ,又成为新的球状小体,在这循环不断的过程中,甜菜根汁就“发酵”了。巴斯德继续研究 ,弄清发酵时所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酵母使糖分解得来的。这个过程即使在没有氧的条件下也能发生,他认为发酵就是酵母的无氧呼吸并控制它们的生活条件,这是酿酒的关键环节 。
1857年路易斯·巴斯德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
1880年路易斯·巴斯德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 ,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巴斯德弄清了发酵的奥秘,从此开始,巴斯德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微生物学家 ,成了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
当时,法国的啤酒业在欧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会变酸 ,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变成了酸得让人咧嘴的黏液,只得倒掉,这使酒商叫苦不迭 ,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1865年,里尔一家酿酒厂厂主请求巴斯德帮助医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进一种化学药品来阻止啤酒变酸。
巴斯德答应研究这个问题 ,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未变质的陈年葡萄酒和啤酒,其液体中有一种圆球状的酵母细胞 ,当葡萄酒和啤酒变酸后,酒液里有一根根细棍似的乳酸杆菌,就是这种“坏蛋”在营养丰富的啤酒里繁殖 ,使啤酒“生病 ” 。他把封闭的酒瓶放在铁丝篮子里,泡在水里加热到不同的温度,试图既杀死了乳酸杆菌 ,而又不把啤酒煮坏,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摄氏度的环境里,保持半小时 ,就可杀死酒里的乳酸杆菌,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这个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市场上出售的消毒牛奶就是用这种办法消毒的。
当时,啤酒厂厂主不相信巴斯德的这种办法,巴斯德不急不恼 ,他对一些样品加热,另一些不加热,告诉厂主耐心地待上几个月 ,结果呢,经过加热的样品打开后酒味醇正,而没有加热的已经酸了。
巴斯德成了法国传奇般的人物时 ,法国南部的养蚕业正面临一场危机,一种病疫造成蚕的大量死亡,使南方的丝绸工业遭到严重打击,人们又向巴斯德求援 ,巴斯德的老师杜马也鼓励他挑起这副担子 。
“但是我从来没有和蚕打过交道啊!”巴斯德没有把握地说。
“这岂不是更妙吗? ”老师杜马鼓励他说。
巴斯德想到法国每年因蚕病要损失1亿法郎时,他不再犹豫了,作为一名科学家 ,有责任拯救濒于毁灭的法国蚕业 。巴斯德接受了农业部长的委派,于1865年只身前往法国南部的蚕业灾区阿莱。
蚕得的是一种神秘的怪病,让人看了心里非常不舒服 ,一只只病蚕常常抬着头,伸出有脚像猫爪似的要抓人;蚕身上长满棕黑的斑点,就像黏了一身胡椒粉。多数人称这种病为“胡椒病” ,得了病的蚕,有的孵化出来不久就死了,有的挣扎着活到第3龄、4龄后也挺不住了 ,最终难逃一死。极少数的蚕结成茧子,可钻出来的蚕蛾却残缺不全,它们的后代也是病蚕 。当地的养蚕人想尽了一切办法,仍然治不好蚕病。
巴斯德用显微镜观察 ,发现一种很小的 、椭圆形的棕色微粒,是它感染丝蚕以及饲养丝蚕的桑叶,巴斯德强调所有被感染的蚕及污染了的食物必须毁掉 ,必须用健康的丝蚕从头做起。为了证明“胡椒病”的传染性,他把桑叶刷上这种致病的微粒,健康的蚕吃了 ,立刻染上病 。他还指出,放在蚕架上面格子里的蚕的病原体,可通过落下的蚕粪传染给下面格子里的蚕。
巴斯德还发现蚕的另一种疾病——肠管病。造成这种蚕病的细菌 ,寄生在蚕的肠管里,它使整条蚕发黑而死,尸体像气囊一样软 ,很容易腐烂 。
巴斯德告诉人们消灭蚕病的方法很简单,通过检查淘汰病蛾,遏止病害的蔓延,不用病蛾的卵来孵蚕。这个办法挽救了法国的养蚕业。
巴斯德一生发明很多 ,对生物科学和医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次偶然的机遇,使他找到了制服鸡霍乱的灵丹妙药。
鸡霍乱是一种传播迅速的瘟疫,来势异常凶猛 ,家庭饲养的鸡一旦染上鸡霍乱就会成批死亡。有时,人们看到有的鸡刚才还在四处觅食,过一会儿却忽然两腿发抖 ,随后便倒了下去,挣扎几下便一命呜呼了 。有的农妇晚上在关鸡窝时,还在庆幸地看到鸡都活蹦乱跳的 ,但第二天就都死光了,横七竖八地躺在窝里。1880年,法国农村流行着可怕的鸡霍乱 ,巴斯德决心制服这种瘟疫。
为了弄清鸡霍乱的病因,巴斯德从培养纯粹的鸡霍乱细菌作为突破口,他试用了好多种培养液,他断定鸡肠是鸡霍乱病菌最适合的繁殖环境 ,传染的媒介则是鸡的粪便。他经过多次实验,但都失败了 。茫然无序中,他只得放松一下 ,停下研究工作,休息了一段时间。
休息几天以后,巴斯德又开始了研究实验 ,这时,他发现“新大陆 ”了。他用陈旧培养液给鸡接种,鸡却未受感染 ,好像这种霍乱菌对鸡失去了作用 。这是怎么回事呢?巴斯德顺藤摸瓜,终于发现,因空气中氧气的作用 ,霍乱菌的毒性便日渐减弱。于是,他把几天的、1个月的、2个月和3个月的菌液,分别注入健康的鸡体,做一组对比实验 ,鸡的死亡率分别是100% 、80%、50%和10%。如果用更久的菌液注射,鸡虽然也得病,但却不会死亡 。事情并未到此结束 ,他另用新鲜菌液给同一批鸡再次接种,使他惊奇的是,几乎所有接种过陈旧菌液的鸡都安然无恙 ,而未接种过陈旧菌液的鸡却死得净光。实践证明,凡是注射过低毒性的菌液的鸡,再给它注入毒性足以致死的鸡霍乱菌 ,它也具有抵抗力,病势轻微,甚至毫无影响。
预防鸡霍乱的方法找到了!巴斯德从这一偶然的发现中 ,导致了他对减弱病免疫法原理的确认,使他产生从事制造抗炭疽的疫苗的设想 。虽然在他之前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但有意识地培养制造成功免疫疫苗,并广泛应用于预防多种疾病 ,巴斯德堪称第一人。
“意志、工作 、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将为你打开事业的大门;工作是入室的路径;这条路径的尽头,有个成功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只要有坚强的意志 ,努力的工作,必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这是巴斯德关于成功的一段至理名言。
第一个胜利
巴斯德是一位法国制革工人、拿破仑军队的退伍军人的儿子,小时候家境贫困。巴斯德勤奋好学 ,再加上聪明伶俐,颇具艺术天分,很有可能成为一名画家。然而 ,他19岁时放弃绘画,而一心投入到科学事业中 。
巴斯德最早是从事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关于酒石酸的光学性质。他通过实验制备了19种不同的酒石酸盐和外消旋酒石酸盐的晶体。在显微镜下检查时,他发现 ,这些晶体能用机械的方法分作2类——左旋和右旋晶体,它们具有旋光数值相同,但旋光方向相反的偏振光特性,从而揭示了酒石酸的“同分异构现象” 。
巴斯德在化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获得了荣誉。然而,他并未将自己的视线仅仅停留在化学领域,而是将实验化学的原理、技能等广泛地应用于发酵问题 ,从而开辟了人类科学历史的新纪元。
不朽的功绩
新鲜的食品在空气中放久了,会腐败变质,并发现其中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从何而来?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 ,微生物是来自食品和溶液中的无生命物质,是自然发生的——自然发生说。巴斯德通过自己精巧的实验给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以有力的反驳。
巴斯德设计了一个鹅颈瓶(曲颈瓶),现称巴斯德烧瓶 。烧瓶有一个弯曲的长管与外界空气相通。瓶内的溶液加热至沸点 ,冷却后,空气可以重新进入,但因为有向下弯曲的长管 ,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不能与溶液接触,使溶液保持无菌状态,溶液可以较长时间不腐败。如果瓶颈破裂,溶液就会很快腐败变质 ,并有大量的微生物出现 。实验得到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腐败物质中的微生物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鹅颈烧瓶实验也导致了巴斯德创造了一种有效的灭菌方法——巴氏灭菌法。
巴氏灭菌法又称低温灭菌法,先将要求灭菌的物质加热到65℃(30分钟)或72℃(15分钟) ,随后迅速冷却到10℃以下。这样既不破坏营养成分,又能杀死细菌的营养体,巴斯德发明的这种方法解决了酒质变酸的问题 ,拯救了法国酿酒业。现代的食品工业多采取间歇低温灭菌法进行灭菌 。可见,巴斯德的功绩有多大。
巴斯德从研究蚕病开始,逐步解开了较高等动物疾病之谜 ,即由病菌引起的疾病,最后征服了长期威胁人类的狂犬病。
1865年—1870年,他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蚕病的研究上 。这个研究牵涉到2种病原微生物。在搞清蚕病起因后 ,巴斯德提出了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从而使法国的丝绸工业摆脱了困境。
而后,巴斯德又专心研究动物的炭疽病,他成功地从患有炭疽病的动物(如牛 、羊)的血液中分离出一种病菌并进行纯化 ,证实就是这种病菌使动物感染致病而亡 。这就是动物感染疾病的病菌说观点。但是,当时的内科医生和兽医们却普遍认为疾病是在动物体内产生的,由疾病产生了某种有毒物质 ,然后,也许是,由这些有毒物变成了微生物的错误观点。后来巴斯德又研究妇科疾病产褥热 。他认为这种病是由于护理和医务人员把已感染此病的妇女身上的微生物带到健康妇女身上 ,而使她们得病。
由此可见,巴斯德虽不是一名医生,但他对医学的贡献也是无法估量的 ,他为医学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巴斯德除了研究炭疽病外,还研究了鸡的霍乱病 。这种病使鸡群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巴斯德经过多次尝试后发现,这种致病的微生物能在鸡软骨做成的培养基上很好地生长。1小滴新鲜的培养物能迅速杀死1只鸡。
巴斯德在研究此病过程中最值得庆幸的是:当某鸡用老的、不新鲜的培养物接种时 ,它们几乎都只有些轻微的症状,并很快恢复健康 。再用新鲜的、有毒力的培养物接种时,这些鸡对这种病的抵抗力非常强,这样巴斯德就使自己的实验用鸡产生了对鸡霍乱病的获得性免疫能力了。这可以同琴纳使用牛痘对人的天花病产生免疫能力相媲美。
巴斯德在成功地研究出防止鸡霍乱病的方法后 ,又着手研究对付炭疽病的方法 。他把炭疽病的病菌培养在温度为42~43℃的鸡汤中。这样,此病菌不形成孢子,从而选择出没有毒性的菌株作为疫苗进行接种。
巴斯德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研制出炭疽病减毒活性疫苗的人 ,从而使畜牧业免受灭顶之灾 。
光辉的顶点
巴斯德晚年对狂犬病疫苗的研究是他事业的光辉顶点。
狂犬病虽不是一种常见病,但当时的死亡率为100%。1881年,巴斯德组成一个三人小组开始研制狂犬病疫苗 。在寻找病原体的过程中 ,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与失败,最后还是在患狂犬病的动物脑和脊髓中发现一种毒性很强的病原体(现经电子显微镜观察是直径25~800纳米,形状像一颗子弹似的棒状病毒)。
为了得到这种病毒 ,巴斯德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从患病动物体内提取。一次,巴斯德为了收集一条疯狗的唾液,竟然跪在狂犬的脚下耐心等待 。这种为了科学研究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献身精神 ,难道不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和称颂吗!
巴斯德把分离得到的病毒连续接种到家兔的脑中使之传代,经过100次兔脑传代的狂犬病毒给健康狗注射时,奇迹发生了,狗居然没有得病 ,这只狗具有了免疫力。
巴斯德把多次传代的狂犬病毒随脊髓一起取出,悬挂在干燥的 、消毒过的小屋内,使之自然干燥14天减毒 ,然后把脊髓研成乳化剂,用生理盐水稀释,制成原始的巴斯德狂犬病疫苗。
1885年7月6日 ,9岁法国小孩梅斯特被狂犬咬伤14处,医生诊断后宣布他生存无望。然而,巴斯德每天给他注射一支狂犬病疫苗 。2周后 ,小孩转危为安。巴斯德是世界上第一个能从狂犬病中挽救生命的人。1888年,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成立了巴斯德研究所 ,他亲自担任所长 。
巴斯德严谨的、科学的实验设计,他淡漠名利的高尚情操,他为追求真理而不顾个人安危的献身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巴斯德为微生物学、免疫学、医学,尤其是为微生物学 ,做出了不朽贡献,“微生物学之父 ”的美誉当之无愧。
伟大的爱国情操
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 、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 ,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 ,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 ,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知识点巴斯德的爱国情操
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巴斯德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 ,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 ,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 ,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
关于“初中人教版生物的所有科学家及其成就。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